晋城资讯 社保 办事指南 车主关注 旅游 交通 教育 专业 办理指南

晋城阳城县景点

[切换城市]
晋城站> 晋城旅游> 晋城景点> 阳城县景点
  • 蟒河自然保护区
  • 介绍:蟒河景区位于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东南35公里,总面积5573公倾,是国家级猕猴自然保护区。
    蟒河景区素有“黄土高原小桂林”之雅称。主要水景有:出水洞、二龙戏珠、水帘洞、饮马泉、小黄果树瀑布、流银瀑布、黄龙瀑布、黑龙瀑布、天龙瀑布、蟒湖等;蟒河的山层峦叠嶂,奇峰突兀,主要山景有:莲花峰、望蟒孤峰、孔雀峰、石人山、窟窿山、三盘山等。
    蟒河景区共有动物285种,种子植物882种。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有黑鹳、金雕、金钱豹,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猕猴为我国地理分布的最北限;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有红豆杉、无喙兰,二级保护植物有山白树、连香树,其中红豆杉属北方极少见的亚热带树种。药用价值极高的山茱萸在蟒河分布最广,历史悠久,因此蟒河又称“山萸之乡”。
  • 地址:晋城市阳城县蟒河镇蟒河村
  • 皇城相府
  • 介绍:皇城相府位于晋城市北留镇境内,是康熙的老师、《康熙字典》总阅官、清代名相陈廷敬的府邸。整个建筑群由内城(原名斗筑居)和外城(中道庄)两部分组成,建筑风格和乔家大院、王家大院相似,都是典型的明清北方大院,不同的是,明清时期生活在这里的陈氏家族科甲鼎盛,有多达38人走上仕途,而且大多政绩显赫,可谓是翰林世家。除了古建筑外,在这里感受到更多的是书香门第的文化气息。
    来到皇城相府,首先到达的是外城,外城是清朝陈廷敬时期建造的,供他及其太太、孩子们居住。在门口就能看到御书楼上康熙爷御赐的“午亭山村”匾额以及至今依旧保存完好的“春归乔木浓荫茂,秋到黄花晚节香”对联,赞美陈廷敬的功绩。城门内,两座石雕的牌坊上刻着陈氏一门所受的官职和皇恩,在这儿能感受到陈氏家族仕途的荣耀。
    经过大学士第往里走就是点翰堂,在这里可以看到陈家的事迹展览,“点翰堂”的牌匾也是康熙的御笔。由此往北走,便来到专为女眷而建的小姐院。假山、鱼池历历在目,小姐院内最为著名的是玉石镶嵌的松鹤延年图,两侧还配有乾隆御笔的“苍松万古青永驻,云鹤千年寿无疆”楹联,相当精美。官家小姐的闺中生活可见一斑。
    继续往东走,就到了皇城相府的内城。这里是陈氏家族的老宅,其中有一座7层的建筑格外引人注意,这就是皇城相府的标志性建筑——河山楼。河山楼高30多米,是明崇祯年间为了抵御流寇侵扰而建的。相较明清年间建筑水平,这样的高楼经历近四百年的风雨依然屹立不倒,其牢固性可想而知。在河山楼和附属的107间藏兵洞,有垛口瞭望敌情,有秘道相互勾连,还有水井、石磨、粮食等生活设施应付长期围困。值得一提的是,河山楼虽因战乱而建,但它在和平时期却是观景揽胜的好去处,登上河山楼,整个相府的全景可尽收眼底(周末及节假日不可登楼)。
    内城另一个看点是中华字典博物馆,这里珍藏着中国历代各种形制的字典,是中国目前唯一一座字典博物馆。最后来到南边的止园,这里曾是陈家子弟读书的地方,是个挺大的花园,环境非常好。在此休整拍照后,皇城相府的主体部分的游览便告一段落了。
    皇城相府每天早上九左右点会在大门口有迎圣驾的表演,大多数游客会选择一早来此看过表演后入府游览。因此要么清早从晋城出发,或者在前一天下午抵达皇城相府,先去游览附近的九仙女湖(门票68元/人),然后在相府附近住一晚,第二天时间就比较充裕。这边的住宿比较完善,有三星的相府宾馆、四星的相府贵宾楼,也有五星的相府庄园酒店,宾馆里也有餐厅可以吃当地特色的“八八宴”。晚上不远处相府庄园山上会点亮无数星星点点的小灯,挺浪漫的。
    另外,相府出口附近有条古文化街,有小吃和纪念品卖,可以顺便买一点回去,而且这里的明清建筑也很有特色,适合拍照。
  • 地址:晋城市阳城县北留镇皇城村
  • 山西阳城蟒河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介绍:阳城蟒河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山西省东南部,中条山东端的阳城县境内,是以保护猕猴和亚热带植被为主的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1998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东西长15公里,南北宽9公里,总面积5573公顷。该保护区享有“山西省动植物资源宝库”美称。区内奇峰异石、飞瀑流泉形状各异,星罗棋布,映衬出如诗如画的蟒河风光,秀美别致的自然景观,在华北地区首屈一指,被誉为“华北一绝,山西桂林”。
  • 地址:--
  • 山西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介绍:山西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山西省翼城、垣曲、阳城、沁水四县交界处,面积24800公顷,1983年经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88年晋升为国家级,保护区地处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地带,气候温暖,雨量充沛,自然条件优越。山西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暖温带森林植被和珍稀动物,属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
  • 地址:--
  • 晋城市阳城天宫王府景区
  • 介绍:阳城天宫王府景区是我国存世最古老的元代民居,被古建专家称为古村落保护的杰出典范,有“中华民居博物馆”之美称。始建于宋金时期,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是明代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官至正一品光禄大夫,侍经筵,太子太保、吏、户、刑两京四部尚书王国光及其家族数代相承建造的大型官居建筑群。
  • 地址:--
  • 阳城海会寺
  • 介绍:阳城海会寺是一座唐宋帝王两赐名额的千年古刹,熔佛教文化、书院文化、林园文化于一炉,为阳城县境内的主要寺院之一。该寺创建于隋朝,唐朝时已颇具规模。初名郭峪院,唐昭宗乾宁元年(894年)赖赐名额为“龙泉寺”,后宋太宗赵光义又“赦赐海会寺为额”,明清时是寺院的鼎盛时期,闻名遐迩。景区内依山傍水,风景秀丽;九曲龙泉,绿水潺潺;擎天双塔,巍峨壮观;殿宇佛阁,古建丛集;池沼湖瀑,景观林立。历来为古泽州观光旅游、休闲避暑、诵经拜佛、读书讲学的名胜地。寺院位于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城东北15公里大桥村西。
  • 地址:晋城市阳城县北留镇大桥村海会寺景区管理处
  • 寻梦剧场
  • 介绍:皇城相府寻梦剧场,由3D技术精心打造,配以精美歌舞表演。以皇城相府文化历史为创作素材,根据相府标志性建筑物河山楼历史背景延伸创作。情景再现河山楼保卫战、康熙题字、九女仙湖美丽传说、清宫歌舞秀四个部分,每个部分都通过3D技术精心打造。
  • 地址:晋城市阳城县北留镇皇城村(皇城相府景区出口10米处)
  • 相府庄园春秋楼
  • 介绍:相府庄园春秋楼位于相府庄园景区内,相府庄园景区是皇城相府生态文化旅游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陈氏庄园旧址改造而来,相府庄园春秋楼文化艺术馆,按博物馆展示陈列标准布建,展品上迄新石器时期(约公元前30世纪初),下至明代(约公元前17世纪),种类涵盖石器、玉器、陶器、青铜器、瓷器等。通过大量藏品的递次展出和专业人员声情并茂的讲解,旨在揭示中华文明的形成、发展以致终成文明体系的嬗变进程。使游客充分感受到不同历史时期文化艺术品所呈现出的不同艺术风格,领略到每件展品所蕴含的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
    在春秋楼除了可以参观不同暑期的陶、瓷器之外,还可以观赏大型实景体验剧《我从汉代来》,在这儿,你可以身着传统汉服,观赏汉乐,行拜汉礼,共跳汉舞,亲身体验两千年前大汉王朝的宫廷礼乐文化。
  • 地址:晋城市阳城县相府庄园内
  • 析城山
  • 介绍:位于阳城县西南部,横河、西交、杨柏三乡交界处。又名析津山、圣王坪、东坪。旧志:山峰顶平、四周如城,有东西南北四门,故名。
    山体呈南北走向,长达20公里。主峰海拔1888米,属太行山脉西南端。岩溶地貌发育,多溶洞、溶蚀洼地、石柱、平谷、岩溶泉等。峰峦挺拔。原始森林茂密,栖有豹、麝、野猪等禽兽。盛产核桃、木耳、山萸肉、菖蒲等。山顶宽广,有汤王池,附近建有汤王庙。牧草肥美,水源充足,宜于放牧,出产胭脂花,现辟为析城山牧场。
  • 地址:山西省阳城县西南部
  • 天官王府
  • 介绍:阳城天官王府是明代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官至刑、户、吏三部尚书,曾辅佐明王朝达四十年之久的重臣王国光及其家族数代相承建造的大型官居建筑群,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其内部阁楼高耸,古庙森严,官宅豪华,民居典雅,共有保存基本完好的官宅民居四十余处,涵盖了居住、宗教、祭祀、文化、商业等建筑类型。其民居文化包括了我国现存并仍然能够居住使用的各个朝代建筑。从我国存世最古老的元代民居,明清两代留存的官宦巨宅,到民国时期中西合璧风格的“樊家庄园”在这里无不具备。被古建专家称为古村落保护的杰出典范。已被市、县两级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同时阳城县委、县政府也把保护开发上庄天官王府列为阳城县“十二五”期间重点旅游开发项目之一。这里自古以来就有文化之乡的美誉,从明朝中叶至清初的百余年里,共走出了五位进士、六位举人,贡、监生员有数百人之多,特别是清顺治三年(公元1646年),这个只有几百口人的小山村,竟一榜出了王兰彰和王润身一门两位进士,轰动了朝野,当时有一首流传很广的民谣“郭峪三庄上下伏、举人秀才两千五”充分体现了人文的鼎盛。其民居文化包括了我国现存并仍然能够居住使用的各个朝代建筑。从我国存世最古老的元代民居,明清两代留存的官宦巨宅,到民国时期中西合璧风格的“樊家庄园”在这里无不具备。被古建专家称为古村落保护的杰出典范。已成为众多专家、学者和社会人士寻古探幽的绝好去处,有“中华民居博物馆”之美称。这里也是电影《烽火别恋》和大型古装电视连续剧《三滴血》的重要外景拍摄地之一。尚书第:尚书第位于古建筑群入口处,是王国光任户部尚书后,由万历皇帝恩赐并于万历元年-----万历三年(1573——1575)修建的“棋盘四院式”的住所,共有东西两处院落,东院被早年拆毁,现存西院包括前厅“达尊堂”和后宅“听泉居”两部分;整个建筑东西宽20、3米,南北长46、3米。前厅大门上有明万历二年巡抚山西提督雁门等关右副都御史朱笈题赠,由时任阳城县知县李栋所立的书有“尚书”二字的古匾一块。迎门为一当地俗称“闪屏”的木质照壁一座,上刻“达尊堂”三字。内部院落为阳城典型的四大八小型四合院,大门开在东北角,院内正北即为主体建筑“达尊堂”,面阔三间,进深5.8米,门面完全采用木质格扇装饰,看上去古朴典雅。堂之两侧各建有两层耳房,耳房正前方为带檐廊的东西侧房,二层硬山屋面,并于二层当中一间设有楼道;南房为一过道式房屋,穿房而过为一跨院,经跨院南过厅可直通听泉居。听泉居充分体现了王国光极高的造园思想,听泉观水,可居可游,生活理想,天人合一。院内南房为二层硬山屋面倒座为两层悬山屋面,倒座两侧为三层硬山屋面阁楼。整个建筑一改传统的主房高、侧房低的建筑惯例,而采用侧房高挑而主房偏低的被称作“状元帽”式的建筑风格,别具特色。尚书第之东西两侧原建有四柱三门、规模宏大,旌表王国光恩荣四世的木石牌楼各一座。被早年拆毁,现仅留东牌楼高大的护楼石,似乎仍在向人们讲述着天官王府往日的气派与威严。望月楼:望月楼由前后两个院落组成,东西宽15、9米,南北长34米,据院内主体建筑望月楼顶三层之花梁题记可知,该楼建成于明天启三年九月。上庄王氏天启年间最显赫的当为时任山东右参政的王征俊,拒此可推应为王征俊所建。前后两院以过厅、过门相连;主入口设于东南角,东垂花门额上书“诚、慎、勤”字样。进入垂花门为一过道,门内迎面建照壁;与过厅并列建有侧门一座,上有门楼,门上方有“含真守朴”古匾一块,后院正房五开间,三层,硬山双坡屋面,通过正房与厢房之间的楼梯可达二层,二层有木楼梯通往三层。正房三层于中三间挑出一楼阁式阳台,并在建筑上采用了借景的处理手法,站在阳台上远望对山,可见对山有一缺口,每当月亮由此升起,坐在楼上既可赏月,又可聆听对面炉峰庵后传来的阵阵松涛。连接前后院的过厅为三开间,木格扇,柱体为石质梅花柱,柱础为覆莲钟鼓式,屋顶为两坡悬山顶。整个过厅作为前院与后院的分隔与过渡,厅前后设门,为遇到婚丧嫁娶或迎接贵宾时的通道。房屋采用抬梁式木构架,屋正脊两侧略有起翘,脊上有雕花砖瓦作装饰,在屋脊两头安有吻兽,厅前东西两侧各有侧房一座,房门设于山墙,而正面只设窗户一列,在建筑上采用了运河沿岸的建筑手法,极具江南水乡风格。炉峰庵:炉峰庵俗称“南庵”,因位于上庄村之南坡香炉峰上而得名。清至民国,曾为上庄村社所在地,占地面积3500平方米。庵依山而建,分东西两部分。庵西依地势而分上下两部分。上部正南为关帝殿,殿前建拜亭三间,为清道光年间重建,厅前有约3米宽走廊;厅西为五瘟殿,厅东为佛祖殿,下部正北建戏台,戏台下面为大门胡同,戏台西与五瘟殿相连,建上下两层楼房,共10间;楼上为看楼,楼下南2间为禅房,北3间为廊,戏台东与佛祖殿相连,建两层楼房。庵东北角设门,出门则为庵的东部,村民称为“下院”。下院大部分建筑均为明代建筑,分为前后两部分,后院建有高媒殿、文昌殿,前院建有三教堂,十八罗汉殿,以及钟鼓楼等建筑。庵外,白松东、南、西三面环绕,树冠相交,枝叶繁茂,苍翠葱茏,景色宜人。
  • 地址:晋城市阳城县润城镇上庄村。
  • 九女仙湖
  • 介绍:九女仙湖位于太行山沁河峡谷中,东距晋城市30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是一处占地面积约13平方公里,以水上游乐为主的自然风光旅游景区。主体景观为一回水长达20华里的高峡平湖,拥有晋城市境内最大的水域面积,并以湖中耸立的巨石奇观——九女仙台及九仙女的传说而得名。
    九女仙湖的湖水源自于泽州第一大河——沁河,发源于长治市沁源县,往南经安泽、沁水、阳城、晋城,切穿太行山,流入河南,最后注入黄河。此外,延河泉也是最主要的补充水源,延河泉是省内最著名的泉水之一,素有“第一大泉”的美誉,是我国北方不可多得的软水之一,不仅水量大,而且水质好,硬度低,适用于日常饮用和深加工,可谓得天独厚。
  • 地址:晋城市阳城县北留镇头南村
  • 古村郭峪
  • 介绍:郭峪村位于阳城县北留镇,唐代建置。现存明代民居40院。明崇祯十一年修建的蜂窝城墙,高20米,宽5米,长1400米。元代修建的汤帝庙,尚存20米高的挑角戏台及罕见的九开间大殿。
    郭峪村自古以来经济繁荣,文风鼎盛,由唐至清,村内考取功名者多达八十余人,民间有“金谷十里长,才子出郭峪”的美誉。特别是明清两朝,包括陈氏家族在内,这个小村一共产生了十五位进士、十八位举人,也出现过一门四进士的科举世家和担任侍郎等职的官宦人家。明崇祯十一年,也就是陈氏家族修建“斗筑居”五年之后,为抵御流寇侵扰,郭峪村几家大姓家族联合修建郭峪城,是年正月十七开工,同年十月竣工,城墙高12米,城周1400米,城内面积近18万平方米,开设东、北、西城门三座,水门一座。郭峪城的城墙上,开凿有三层六百余眼窑洞,居住与防守功能兼而有之,郭峪城墙因而也被形象地称为“蜂窝城墙”。
  • 地址:晋城市阳城县北留镇
  • 砥洎城
  • 介绍:砥洎城建在一座小山咀上,其南接村镇,北临沁河,三面环水,呈半岛状。远望其城,坚如磐石的砥柱挺立中流,故名砥洎城。该城建筑年代已不可考,但从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山城一览”碑碣得知,其创始年代应在明末以前。
    城呈椭圆形,砖砌,占地面积约六万平方米。南有正门,起于地面的城墙,高约十米。临河城墙从河边筑起,高约20余米,上设城垛、炮台等,是用来防备外来之敌的,现已毁坏不存。正门额书“砥洎城”,为城内居民出人之通道;城北沿城墙设石梯,沿梯而下可通水门乘舟而行。城内道路规则,城周筑环城路,其余均为住宅巷道,各种设施齐备。古时一遇兵荒马乱,城门一关,自成一体,攻不可破。
    城内民居共分十大街坊,摆布井然有序,住宅之间每自巷顶架设过街楼相通,人行方便。这些房屋多为单进式二进院,院中房屋多为双层,大部分设有楼道。民居门额皆为“XX居”字样,很有点文雅之派头。其中一座“有恒居”,木石建筑工艺精细,四梁八柱,四门八窗,极具民俗特色。
  • 地址:晋城市阳城县润城镇西北隅